
书名:小学校长办学的五门功课
著者:樊秋妤
责任编辑:黄璞 蒋捷晖
出版发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字数:550000字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ISBN:978-7-5539-9402-4

樊秋妤,女,汉族,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小学校长。曾荣获“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中队辅导员”“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个人”“湖南省教育学会2022年学校文化研究与建设优秀工作者”“长沙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长沙市十佳基层少工委主任”“芙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芙蓉区教学岗位能手”“芙蓉区优秀共产党员”“芙蓉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个人教育教学及管理成果丰硕:多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刊物,近50篇论文获得各级奖励,承担多个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均顺利结题。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该书从探讨小学校长的角色出发,着力于探析要切实履行好小学校长的角色,需要做好五门“功课”。
在小学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校长是最高负责人。对外,校长是学校形象的代表;对内,校长是带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关键。因此,校长的任何决定都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校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
该书指出了小学校长办学的五门功课:一是队伍建设,二是课程引领,三是学校文化,四是教育管理,五是教研训一体化。
教师队伍建设不是模式化的规定要求,而是力求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作风优良、富有活力且精干有实效的教师队伍的一种动态的过程性行为,是教育主体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在长远规划下产生的动态性行为。
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下移课改重心,激发学校生机活力。提高改革成效,将计划和设想转变现实的想法,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聚焦到课程领导的具体事务中去,集中一切可依靠的力量开展校本化实践。在改革路径的探索上,该书为广大读者指明了方向。
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中,笔者综合众多学者对小学校园文化定义及内容的探究,将小学校园文化界定为“小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教育文化与微观组织文化”,它包括了物质、精神、制度、活动层面的文化。就此,本书全面而系统地指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笔者提出,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特长和强项,而这又恰是教育部门所倡导的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开发潜能和激发兴趣的教育。对小学教育管理策略的研究能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关于校本教研的探索,笔者从提出校本教研的意义到探寻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效能,多角度而系统化地对此主题进行了分析论证。
长沙市芙蓉区八一路小学教科研活动
该书立足于时代背景,站在大教育视野的高度,结合新时代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探寻了相关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达到了从本质上探寻教育规律的全新高度,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系统化知识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育实践的优良范本。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刘建琼为此书作序。他指出: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一所学校形成良性的管理机制、深厚的学校文化、良好的育人氛围至关重要。管理的起点是“人”,管理的终点还是“人”。所有的系统性变革,关键仍然是以“人”为核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要基于“人”的需要,基于“人”的成长,入脑入心。
责编:刘洋 编辑:邱梦
来源:八一路小学